第60章 提升技战术
才能高声传令应答,通讯营内部有严密的密码对照表。防止敌人假传命令,穿透过来。
注:从蜀汉到三国,很多战例都是如此,在几十万人对垒的关键战役中,其有一支部队深入敌人控制区,通过旗帜和令牌,直接骗开大门,最终拿下关键战略节点,造成奇迹大胜。
其实到二十世纪时,也有类似战例,但仅出现在排级别左右渗透活动,是抓住敌人连排级别的通讯兵撬开密码本,趁着对面还没意识到泄密,穿透过来。
而像古代那样,几千人以上伪造身份渗透穿插已经很罕见。
至于南疆这帮低文明状态的本地蛮子们,想要突破武飞现在这套摸索的通讯兵战法,搞穿插那是不可能的。嗯,甚至大爻那边,也难。
…从学习到超越的分割线…
武飞在这一次大规模兵团指挥中,找到了带兵突破万人以上的“技战术”核心宗旨。
武飞现在琢磨的“通讯营”体系,是有着旺盛的发展前途。随着时代进步,传令骑兵演变成电报兵,而电报兵,到了信息时代变成了综合信息指挥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武飞现在琢磨的兵家技战术,已经是武撼峦能力范围之外了。
武撼峦这几年北上驻营还是那种“大营”形式,即带着大军和炮灰在当地坐落好,然后再作战。这叫做结营打呆仗。
武飞在南疆现在这新一轮进攻,属于连营。驻扎起来徐徐如林,任何试图触动的外界力量,都会引起整体十几个大营如同树林在风吹拂下齐齐摇摆般,集体行动。
而进攻时,大营相互之间会交替推进。一旦遇到敌人主力,所有营轮番上阵,在最短时间内把各个营队都调上来打一路,而敌人部队即使数量更多,但是无法及时把部队都调上来,前队被轮战过多就会被打崩掉,这就叫做“急侵如火”。
武飞现在钻研的兵家应用已经比武撼峦要高端。
因为武飞从家中翻来找去相关兵家典籍,发现能用到的只有寥寥百来字,而且已经是一点注释都没有了!
这说明家族先祖们到了这一步时,已经是看不懂,把这兵书后面相关内容,当成“吹牛皮”的结语了。然而现在,武飞是在一个字一个字扒出来,揣度前人记录是遭遇什么类似情况。
同时武飞也知晓为啥武撼峦以及自家先人们没读到这儿的缘故。
孙子兵法说过,打仗是消耗极大的行为,而打大仗更是如此。这就导致很少有兵家能实操到这一步。自古以来有几人能真正指挥过十万人以上的战斗?
历史上多少将领头一次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