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谁上桌,谁下桌
,用来抢掠。
来自现代的宣冲对商人是非常了解的: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们不惜策动战争。因为同样一块铁,变成“犁”不够赚钱。
所以铁器销售,在改土归流彻底完成之前,是肯定不能放给大商户。——涉及到推广垦拓铸剑为犁的战略,武飞不相信那些没交足够投名状的人。
“驴腿商”这些小个体户,就成为武飞很认可的工具人,给他们专营许可证,五年一考核,同时这片区经销商还不是铁定就能世袭的。得他们的儿子女婿啥的,在武家军专门开办的学堂,通过考试后,才有资格继承。
在这种铁器贸易中,武飞核心战略是鼓励各个部落转化为土司,从最为原始的社会采集掠夺经济,变更为农奴制种植经济,这样才能确保“奋行城”地区的统治辐射。
…时间再一次转动,…
3月3日,武飞回到雍鸡关内,却并没有如同大商人们期待那样的召开商会。
这就仿佛在外面偷吃的男人回到家中装没事人一样,由于“铁贸”的巨大利润吃不到,这就引起那前些年还是武飞的“小甜甜”的大商人们有了忧患心。
还是雍鸡关中,但却是在地下暗市中,不到十个商人头目开始了密谋。油灯光照下,十个影子在墙上摇动,交头接耳。
一个瞳孔中闪烁紫光的商人用恐惧的声音发言:“今天他们走的是铁器,那么明年他们会不会走布匹、盐?后年会不会完全踢掉我等?”
作为现在已经得到了大富贵的商人,格外的害怕自己被抛弃。脑补出宫廷大宅中得势小妾上位灭掉正室的场景。盘中珍馐,杯中美酒都没了滋味。
实际上,他是脑补多了。不同于铁器这种“高附加值”商品,布匹和盐分以及木材这种大宗商品,运输成本是集成度越高越好。大商户能雇佣更多车队一次性运输,成本更低,是怎么都不可能被个体户斗倒的。熟知商业成本原则的武飞,不会做这么无脑的事情。
但是武飞太强势了,行动太高深莫测了,并且这盐铁利润太大了,故这些商人头目出现臆测,进而不理智。其灵魂中被一种“教唆”的声音把握了。
于是乎在暗室内,这群“大商们”决心要和武飞选中那些“驴腿商团们“斗一斗,至于斗的模式嘛?
在灯火照耀下,曾经拿到武飞“金砖”的商会头目突然冒出来一句话:“现在南疆已经安稳了,每年一次大军向南,都没有什么损伤。少将军是不是可以不用在——”(这句话他不敢说完)
说到这句话时,其他人色变了。就连说这句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