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天下之困
戍天历34年这一整年时间,武飞还在南边处于放置状态;而大爻北边经过一轮“宫廷争斗”后,赵诚重新获取了昊国的兵马控制权,浦娥也配合着赵诚拔出了小国主在军中插入的人事,挫败了这个小国主不切实际的妄图。
现在昊国内已经不能叫小国主了,经过这几年,这个国主是青少年了,也尝试搞过一些小动作。但很遗憾的是,无论是国泰还是大爻,他这个国主都是不伦不类。
按照国泰传统,是龙裔血脉最强的做当家人,浦娥能够化龙,所以尽管龙裔们觉得浦娥偏向于本地人,但仍然是把浦娥当老姑母,毕竟万一再一次失败了,浦娥能带他们走。并且,浦娥掌握龙血点化的术法,大部分龙裔是有那么一点念想,渡过雷火风三劫激发自己的血脉,推动自己化龙。而国主?他的龙裔血脉甚至不如虞鲤为武恒羽生的那几个崽。
按照大爻的传统来计较这个国主,的确得立他为人君,但是他却拿不出利益来收买投奔而来的爻人,爻的礼仪,律法,他都不屑一顾。只认准了自己是人君的名分。
然而爻人臣子们对“名分”的理解是,渴求名分,是要求君主给我们发禄给编制,不是君主给自己套上奴籍。
…朝堂和前线的…
34年武飞等儿子出生的这段时间,也是赵诚闲置的时间。昊国接手兵权的三位龙裔将军在战事进展上并不顺,大爻北边重新构建了以四边为主的防御体系,这四边将军在稳住边境,建立属于自己的镇守府后,和国泰打得有来有回。
一年中进行了三次大战,昊国龙裔将领们:原本大爻十几路大军来,都被揍了一遍;现在我们只是接手“残局”,应该是能打得好吧?
结果就是,三次进攻虽然次次都能阵战胜利,渤地一线大爻三个藩镇们同进同退,某方被打了,另一方就上前接应,确保败退的爻军能退回来。
渤地一线爻军藩镇们癞皮狗战术,使得在对峙各个城池之间,只不过多了一些枯骨和路边的石质战兽残骸。
冷兵器时期的进攻,若是无功而返,对于国力来说很伤;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消耗了大量人吃马嚼的粮草,更要计算这些都是吏体系从农夫手中掠夺产生的损耗。这是掉人口的。
如果不能打赢,掳走足够多的财富,这会使得国内原本就青黄不接的情况,再恶劣一个档次。
上述还是在“全身而退”的情况下;事实上,由于大爻边关将领们在默契下派出游骑追击,导致昊国部分部队撤退时是仓皇离开,这就丢下了不少辎重,杀了不少马匹。
昊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