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史

首页

列传117

,以系天下之心。不然,中原非复我有,车驾还阙无期,天下之势遂倾不复振矣。”上为诏谕两京以还都之意,读者皆感泣。

未几,有诏欲幸东南避敌,纲极论其不可,言:“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一旦委中原而弃之,岂惟金人将乘间以扰内地;盗贼亦将蜂起为乱,跨州连邑,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况欲治兵胜敌以归二圣哉?夫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暂议驻跸,乃还汴都,策无出于此者。今乘舟顺流而适东南,固甚安便,第恐一失中原,则东南不能必其无事,虽欲退保一隅,不易得也。况尝降诏许留中原,人心悦服,奈何诏墨未干,遽失大信于天下!”上乃许幸南阳,而黄潜善、汪伯彦实阴上巡幸东南之议。客或有谓纲曰:“外论汹汹,咸谓东幸已决。”纲曰:“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初,纲每有所论谏,其言虽切直,无不容纳,至是,所言常留中不报。已而迁纲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黄潜善除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张所乞且置司北京,俟措置有绪,乃渡河。北京留守张益谦,潜善党也,奏招抚司之扰,又言自置司河北,盗贼益炽。纲言:“所尚留京师,益谦何以知其扰?河北民无所归,聚而为盗,岂由置司乃有盗贼乎?”

有旨令留守宗泽节制傅亮,即日渡河。亮言:“措置未就而渡河,恐误国事。”纲言:“招抚、经制,臣所建明,而张所、傅亮,又臣所荐用。今潜善、伯彦沮所及亮,所以沮臣。臣每览靖康大臣不和之失,事未尝不与潜善、伯彦议而后行,而二人设心如此,愿陛下虚心观之。”既而诏罢经制司,召亮赴行在。纲言:“圣意必欲罢亮,乞以御笔付潜善施行,臣得乞身归田。”纲退,而亮竟罢,乃再疏求去。上曰:“卿所争细事,胡乃尔?”纲言:“方今人材以将帅为急,恐非小事。臣昨议迁幸,与潜善、伯彦异,宜为所嫉。然臣东南人,岂不愿陛下东下为安便哉?顾一去中原,后患有不可胜言者。愿陛下以宗社为心,以生灵为意,以二圣未还为念,勿以臣去而改其议。臣虽去左右,不敢一日忘陛下。”泣辞而退。或曰:“公决于进退,于义得矣,如谗者何?”纲曰:“吾知尽事君之道,不可,则全进退之节,患祸非所恤也。

初,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异姓。吏部尚书王时雍问于吴幵、莫俦,二人微言敌意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