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缘起未盛,果自难结
灵活得多。
精、气、神三者虽说讲究圆满,却不拘先后,只看根基所向。
寻常人多半从精力起步,一步步锤炼上去。
可姜家有些不同。
后山那一门吐纳之法,练得早,根打得稳,偏是在“气”这一道,走得快些、深些。
姜义听着,只轻轻点头,心底细细记了下来。
两人都没急着走,索性就在山脚下支了脚,半倚着柴垛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说的是修行,讲的是草药,话头起起落落,没个正形。
偶尔姜义问些法门上的事,刘庄主也不藏私,三言两语地点拨一二。
说着说着,话题又拐去种药的门道。
讲些土壤风水、时令节气,也讲哪种草药喜阴,哪种得见日光才生。
有时话说累了,倒也说些养儿育女的家常……
姜明坐在一旁,连学堂都没去,听得津津有味,姜义也没催,只当让他长点见识。
那边厢,姜曦总算在娘亲指点下勉强站完一套桩功,汗涔涔地跑了过来,扑进人堆里。
不多时便与刘家那小子闹作一团,你追我赶,扑打翻滚,鸡飞狗跳倒也热闹。
众人看着娃娃打闹,脸上带着点笑,眼角余光却总不由自主地往后山瞥……
山道蜿蜒,林风悠悠,那僧人进去一上午了,却不见影儿归来。
晌午就在姜家打发了,粗茶淡饭,两个菜,一锅热腾腾的杂粮饭,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这一日便这么在山脚耗着,从日头慢慢爬上头顶,又一点点斜下去,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一直等到村里那些牲口都悠悠然从后山转出来,连山风都吹得慢了,还是没见那僧人回来。
在场这两家人,对这后山的性子都多少摸得些门道。
虽说山里时有阴晴不定,但寻常人进去,总归也有个时辰准点转出来。
如今一整天没见人影,倒像是应了那僧人所言。
该走的路,走就是了,走不走得出来,也都随缘。
几人站在山脚,脸上神色各异,一时间却谁也不出声。
刘庄主倒是仍旧不慌不忙,站那儿掸了掸袖子,神情里看不出半点挂怀。
他家那小子却不一样。
原先打那几回空手出山回来,已然打起退堂鼓了。
如今眼瞅着这位僧人,一声不响地真个走进山去再没回来,眼珠子一下子活泛了,脸上神色也亮了几分。
姜明眼巴巴地望着山道尽头,眼睛里写满了“想进去看看”,嘴上却没敢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