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8:从兴安岭打猎到万元户

首页

第530章 都记录下来,做成咱们的社训如何

打磨机打磨了一会儿,没一会儿就把一个蛋壳磨的表面光亮。

“看到了没?这就是工具带来的效率,有了这个比你们手工打磨的速度要提升10倍。”他一脸得意的说道,“县里现在提倡各个合作社多搞一些技术革新,你们社可是试点!”

年轻人的眼睛都亮了,争先恐后地试用新工具。

但老手艺人们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秀琴爹更是冷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爹!”秀琴想追上去,被秦风拦住:“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秀琴家的小院里,老人正闷头劈柴,斧头砸得木屑飞溅。

“叔,生啥气呢?”秦风递上烟锅子。

“我没生气!”秀琴爹劈得更狠了,“我就是看不惯你们忘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用,整那些洋玩意儿!”

秦风耐心解释:“叔,工具是新的,手艺还是老手艺啊,就像您用新斧头,劈的柴不更好吗?”

“那能一样?”老人瞪着眼,“雕刻讲究的是手劲儿、是心劲儿!靠机器?呸!”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争吵声。

两人赶过去时,只见王老三和几个老社员正跟郑技术员对峙。

“用这玩意儿雕出来的,还能叫手工艺品?”王老三脸红脖子粗。

郑技术员也不甘示弱:“同志,要跟上时代!你们这样保守,怎么完成增产任务?”

眼看火药味越来越浓,秦风赶紧打圆场:“郑同志,大家刚接触新工具,得有个适应过程。要不这样,您先指导年轻人,老师傅们慢慢来?”

好说歹说,总算暂时平息了争执。

但接下来的日子,工艺社明显分成了两派:年轻人热衷新工具,老师傅们则固守老方法,连吃饭都分桌坐。

更糟的是,第一批用新工具制作的蛋雕,虽然速度快,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省外贸公司反馈:工艺粗糙,缺乏神韵,只能按普通件收购。

“看吧!”秀琴爹扬眉吐气,“机器再灵,能有人手灵?”

郑技术员脸上挂不住,撂下话:“是你们技术不行!别怪工具!”说完就回了县里,留下个烂摊子。

晚上,秦风独自在仓库检查那批退回的货品。

确实,新工具做的雕件边角生硬,纹路呆板,远不如老手艺人的作品灵动。

“其实……可以试试结合。”

秀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捧着一件半成品,上面既有传统镂空,又有新式彩绘:“我修补被破坏的蛋雕时发现,老技法做轮廓,新工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