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八)
河内的交通问题,提出在河阳孟津渡口建桥。但大臣们都认为,“殷都河内,周都洛,二代夹河建都,不立桥也。”杜预力排众议,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首肯。而杜预所修建的这个桥,也是浮桥,历代在黄河上所营建的,也都是浮桥,在这种情况之下潘季驯想要在黄河上修筑拱桥,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所以工部并不赞同潘季驯的主张,工部认为京广直道仍旧应该采取和之前两京直道一样的浮桥或者渡口的方案,工部认为这样更加稳妥,内阁也认为在黄河上修建桥梁确实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而且修建桥梁耗资巨大,所用的钱粮也绝对不少,还是原来的浮桥或者渡口方案更加稳妥。
但是朱载坖显然不是这么想的,桥梁显然比浮桥和更加便捷,虽然大明没有在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上修建过桥梁,但是大明也已经在很多河流上修建了桥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载坖认为,大明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尝试在黄河上修筑桥梁了,朱载坖决定支持潘季驯的主张,同时召潘季驯入京陛见,在修建黄河大桥之前,肯定是先在其他地方修建桥梁的,朱载坖又不傻,该谨慎的时候还是要谨慎的。
同时朱载坖也很清楚,在黄河上修筑桥梁难度肯定是不小的,如果是沿用大明之前的工艺,未必能够成功,朱载坖认为现在大明的钢铁产量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可以尝试在一些关键的工程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了,但是这个钢筋应该怎么制造,混凝土应该怎么使用,这些都需要试验才能够得到数据,所以朱载坖要召见潘季驯,详细和他商讨此事。
而且借由试验的机会,在北直隶对于境内的桥梁予以重新翻修,提高交通的便捷度,而对于工部,朱载坖是极为不满意的,工部作为大明主管工程营建的部门,很多时候是很被动的,朱载坖问道:“郭大司空,工部执掌为何啊?”
工部尚书郭朝宾赶紧说道:“陛下,工部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
朱载坖说道:“既如此,工部就当履职办事,当今正是天下承平之时,大明之道路、桥梁、水利,亟待兴修,尔部全然不知,朕无旨意,则毫无作为,如何颟顸,何以为六部之一?何以膺天下之望?”
朱载坖的话说的是很重了,郭朝宾赶紧请罪,朱载坖说道:“请罪的话,就不必再讲了,尔部要实心用事,否则朝廷自有法度,岂可轻纵?眼下最重要之事,就是大明全国的道路、交通等事,两广、福建、陕甘、四川、云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