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首页

第333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单是现在堆在这里的杂鱼小虾的重量,恐怕接近一万斤了。

如果再加上还没有送过来的几千斤……

想想就头皮发麻。

叶青灵她们就有这种感觉,而且正在发愁。

杂鱼的数量一下子太多了,腌制的池子都不够用。

一开始几天用的还是各种容器,比如缸、大木桶等。

后来就不是了,冯晔叫砌墙的师傅砌了一个大池子,一次性能腌制五六千斤那种。

不过呢,这问题解决起来不算是太难。

可以一边腌制一边晒,实在不行也可以分两批腌制。

真正麻烦的是用来晾晒的竹帘不够用,这就有点无解了。

稍微大一点的鱼还好,可以用线吊起来晾晒。

虽然多了一道工序,麻烦了点,但终归也能解决。

不过呢,小鱼就不可能这样干了,效率太低了,能累死个人。

他们推着板车赶到的时候,叶青灵、杜桂兰,还有凌婶正在商量着去哪几家借些竹帘来救个急。

买是肯定来不及了,欧篾匠家没有存货,还在赶制冯晔的那50个竹筐订单呢。

也只能是借了,而且要借的数量还不少。

竹帘这东西,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有,但一般都不会有太多。

一下子要借太多的话,还真的要好好地合计合计。

冯晔听了她们的商量的内容,并没有参与进去,让她们头疼好了。

他其实有快速处理这批杂鱼的办法,还用不到竹帘。

那就是制作鱼露。

但这东西吧,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小批量的制作一点家用还行,但要是做的多了,就不太美妙了。

鱼露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发酵,从几个月到数年。

而在发酵的过程中,缸内会产生一股刺鼻的臭味。

这是由于小鱼虾在盐水中分解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气体所致。

这些气体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溢出缸外,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

有些人甚至形容这种气味就像“尸水”。

鱼露很鲜美,冯晔挺喜欢这种调味料。

但是大批量制作这东西还是算了吧。

他可不想等新房子建好,生活在被恶臭包围的环境中。

因此,他脑海中刚浮现这个念头,就被他掐灭了。

冯晔没去管她们去谁家借,专注地从板车上把一筐筐货往下卸。

不过,他倒是有再去欧篾匠家里订一批竹帘的想法。

找别人借终究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