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首页

第2791章上下左右够不着,前后周边挨不上

周武王暴力推翻上一代的『汤武之王』模式来进行的,在封建王朝的帝业传承的『合法性』上面,这两条道路都是所谓的『正途』。

因此,所谓的王朝的天命,其实就是围绕『虞夏之兴』和『汤武之王』两种政权建立模式,而形成的一整套用以说明新的朝代是『其德同天,乃能称帝』的政治正确性,以及相关的舆论运作体系,对新王朝合法性进行论述、争取广大臣民对新朝的政治上的认同。

江东的问题就在这里。

因为江东,既没有『虞夏之兴』,也没有『汤武之王』……

江东当下,就是这么可怜巴巴的。

天意从来高难问。

上天的意志,凡人如何知晓?

这就需要另外的一个模式,亦或是一个系统来解释。

东汉光武建立的解释系统,就是谶纬。谶纬和神异,其实就是假设一些先贤能够预测天意,故而将其以谶语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后人掌握、运用。在光武之后,谶纬极度盛行,并被纳入天命的舆论运作体系中,成为东汉对朝代正统性论述的重要依据,也一直是在山东经学体系之中盛行。

『代汉者,当涂高也?』孙权吐出了一句话。

周瑜闭着眼,缓缓的点了点头。

历史上的三国之中,这句话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导火索,点爆了不只一个大雷。

不过,这也正好体现出了江东先天的不足。

周瑜虽在病中,依旧忧虑江东,而江东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暂且可以不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周瑜觉得,如果说天命的两条路,一条『虞夏之兴』,一条是『汤武之王』的话,那么曹操当下就是明显是要走『虞夏之兴』了。

历史上的曹魏也确实是如此。

和汉代高速公路袁术不同,曹魏解释『代汉者,当涂高也』这一句话,是表示取代汉室统治天下的将是『涂高』,是指『魏家受命之符』,是上天的安排,甚至连『魏』这个字也是特意挑选的。因为『涂者途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

『魏』字的意思其中有指道路两边高大的宫阙的意思,所以『当途』而高大者为『魏』,所以魏当代汉就似乎理所应当起来。通过这一解释,曹魏便有了『受天命代汉』的舆论根基。

另外,曹操占据了原本光武中兴的根据地,大汉的中原地区,并且在后期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冀州邺城,而这个中原地域,也是上古所尊崇的『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三代故地』,是『受命于天』表征之一。

这样的论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