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4章旌旗未动尘先行,山河砺刃人为鼎
或者说是荀彧?
他的目光地驻留在舆图的东方。
那边和关中河东不同,留存着大片大片的空白区域,只是标注着一些重要的城镇和地名,但是这些地名异常的扎眼。
许县。
邺城。
颍川,陈留……
对于斐潜来说,颍川和汝南,一点都不陌生。
他曾经在颍川听过课,吃过荀氏的大锅饭,睡过荀氏的小院落,但是他对于荀彧么,大多数还是留存在印象和记忆里。
荀彧在民政上的能力,无需质疑,但是他在军事上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信息了。
当年曹操和袁绍相争的时候,有人传闻说什么十胜十败实际上是荀彧提出来的,斐潜觉得这其实并不是重点。因为不管是荀彧提出来,还是郭嘉说出来,应该都是属于曹氏之下谋臣智囊的智慧体现,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老曹的智囊团就是荀彧和郭嘉为首,所以不管是荀彧说出来,还是郭嘉提出来,都体现出了荀彧和郭嘉在当时的战略高度。
为了了解对手,斐潜也尝试在山东中原地区设置奸细间谍来传递收集材料,但是么,不能说是这些间谍奸细没有作用,但是这些奸细间谍毕竟没有经过什么『系统』的培训,也没有用办法接触到曹军高层的人员,所以收集而来的消息,大多数都是偏向于中低层面。
甚至因为在某些时候为了避免被曹军的校事郎抓住,这些间谍奸细让人传递的消息都经过一定的伪装,对于人名地名什么的甚至进行了加密,导致解读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误差。
不过根据现在的局面来看,在伊阙关太谷关以南的这些地区出现的曹军兵卒,应该就是颍川汝南一带的兵卒,包括出现在山道上的部分精锐,可能就是这些颍川士族里面豢养的精锐。而引导统领这些颍川兵卒的,也很有可能就是荀彧,或是其他什么颍川大姓人物。
这个方向上不是主攻方向,但是如果置之不理,也会很麻烦。
斐潜啧啧了两下。
他忽然想起之前很早的时候,和郭嘉的一番谈话。
或者说是赌约。
那个时候,斐潜还年轻。
年轻人就难免会喜欢指点江山,尤其是在知名的三国谋臣面前指点。
所以斐潜当时就『指点』着,表示士族是多余的。
因为历史证明了,民众才是推动天下运作的主体,而士族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优秀者为了最大化的保持自己,以及自己家族利益,血脉传承而诞生的寄生物。
士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