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0章权棋难驭千军变,江浪暗涌百舸谋
奇迹。
虽然华夏大抵是一个『陆权』为主的国家,但是并不代表着华夏百姓民众就没有朝着海外水面上探寻的活动。
除了后世被涂脂抹粉实际上一事无成败事有余的辫子朝除外,自从秦朝大规模寻找海外仙山开始,一直到明代,各个朝代都有试图开拓水面,进军海外的举措。
就连孙二愣子都有开拓海外的举动。
而孙权能够进军海外,依靠的就是江东强大的造船业,而这造船业的主体,也不是孙二愣子一个人,而是江东的百姓,尤其是江东造船的工匠体系。
正是有了这些勤劳聪慧,却又同时被士族子弟看不起的工匠百姓,江东才能在受挫之后,又很快的重组舰队。
与曹操一方相比,江东在战争压力这一方面来说,相对是比较小的。
大多数的江东士族,并没有感觉臣服在曹操,或是斐潜之下究竟有多少差别,反正他们知道天下之主的位置绝对不是他们可以染指的,所有的差别就是在能获取的利益多少上。
如果曹操赢了,他们就会试图和曹操谈判。
如果斐潜赢了,他们就会想要和斐潜勾搭。
这种『自知之明』并不是三国时期的江东士族多么聪慧,而是他们当下在三国时期的经济实力不强,在文化上也比不过冀州豫州的士族。
否则的话,可以参考明代时期的江南士族。
在当下汉末三国时期,江东的士族水准实际上是最差的,甚至比川蜀还要差。
毕竟川蜀是从秦朝就开始开发的,而且川中在秦汉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大儒,但是江东呢?
要到晋朝之时,江东才慢慢的发展起来,而且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当时晋朝南渡了,带来了大量的工匠,技术,文化等等,依旧会被江东的本土士族称之为『北伧』。历史上,南方士族陆玩曾因与北方士族王导联姻而自嘲:『民虽吴人,几为伧鬼』……
这一次的江东船队,实力并不强,基本上是中小型战船为主,大型战船数量非常有限,最多也就是一两艘充当主将的坐舰。
都督是黄盖,副都督是鲁肃。
和之前周瑜出征的时候楼船二三十艘的规模,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在这船队之中,江东水军兵卒的质量也大幅度下降。
严格上来说,这些江东水军更像是临时组队去搞业绩拉人头的,所以这些由各个江东家族组建而成的江东水军,在登船的时候似乎都有些兴奋。
他们斗志昂扬,不是为了要和川蜀水军战斗,而是准备前往江夏,江淮地区,趁着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