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张杭罕见的悔意
明灭。
袅袅青烟模糊了他部分轮廓,却遮不住那双深邃眼眸中此刻的专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郁。
他微微侧着头,听着对面沙发区陈博士团队的汇报。
陈博士,那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心理学家,正对着摊开在茶几上的几份厚厚文件侃侃而谈。
他的声音平稳、清晰,带着学术报告特有的冷静客观。
“基于对林清浅同学过往聊天记录、性格模型以及此次‘创伤事件’后72小时内的情绪波动监测数据。”
陈博士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冷光:
“我们认为,最佳的介入窗口期是‘事件’发生后的第七天至第十天之间。”
他拿起激光笔,点在投影幕布上一条起伏剧烈的情绪曲线图上:
“前三天是剧烈的悲痛期和否认期,任何外界的、尤其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接近都会引发强烈的排斥和防御,甚至可能加深其心理创伤,第四天到第六天,进入麻木和回避期,她可能会封闭自我,拒绝任何交流,第七天开始......”
激光笔的红点移动到曲线一个缓慢抬升的节点:
“是‘现实接受期’与‘情感真空期’的交汇点。”
“巨大的悲伤开始沉淀,但内心会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洞和迷茫。”
“对逝者的强烈思念会转化为对情感联结的潜在渴求,尽管她本人可能并未清晰意识到,这是心理防线最为脆弱,也最需要填补的时候。”
陈博士切换画面,展示出几张精心设计的张杭形象照片,与他平时的形象截然不同,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张扬,眼神挑衅,衣着风格也更显奢华不羁。
“此时,以‘张杭’这位花心纨绔富二代身份出现,反差感达到极致。”
陈博士的语气里没有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物理公式:
“初始接触地点,建议选择在她常去、但人流量相对可控的地方,比如图书馆僻静的角落,或者傍晚人少的湖边,态度要直接、甚至略带冒犯的强势,打破她自我封闭的茧房。”
他开始详细阐述话术:
“核心关键词是‘反差’与‘挑衅’,比如:‘啧,听说财大的冰山美人最近哭得挺惨?为一个网上认识的野男人?值得么?’或者:‘装什么清高?现在不也哭得跟个小可怜似的?要不要哥哥带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活色生香?’”
“目的是激起她的愤怒、委屈和不甘,愤怒是打破麻木最直接的情绪。”
“当她情绪被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