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版权之争
关于《投名状》剧情、演员演技之类的新闻很少。
大多数新闻都是借《投名状》贬低《非诚勿扰》的。
这就是媒体的一贯作风。
捧高踩低。
13号,《投名状》正式公映。
院线排片38%,
《非诚勿扰》的排片则降至22%。
《投名状》次日票房1500万人民币。
《非诚勿扰》报收240万人民币。
14,15,16,
《投名状》分别拿下1700,2300,1500万人民币的票房。
首周5天,《投名状》内地票房突破8000万人民币。
香江突破1000万港币。
总票房来到9000万人民币。
《非诚勿扰》则分别拿下280,400,310万人民币的票房。
《非诚勿扰》第四周内地票房2430万人民币。
上映25天,内地总票房来到3亿。
媒体和大众再次沸腾。
去年的那一幕重现。
【左右手互博?《非诚勿扰》破3亿,直逼《无声的号角》纪录!】
【25天票房破3亿,《非诚勿扰》创造票房奇迹!】
【《非诚勿扰》破3亿,《投名状》黯然失色!】
前几天还被媒体高高捧起的《投名状》沦为背景板。
成为了《非诚勿扰》新王登基的垫脚石。
“你xx!”
冯晓刚真的破防了。
这下他真成盗版了。
“3亿大导演,要不要给你举办一个大大的庆功宴?”
“别,哥哥我的新剧本就差那么一哆嗦。”
宁昊婉拒了。
这种场合经历过好几次了。
也就那么回事。
不及自己的新电影重要。
“好!”
江澈并不意外,
去年的冯小宁也选择保持低调。
很多影视公司为电影举办庆功宴,
不是在电影下映后。
而是在电影上映期间的某个票房节点。
比如1亿,比如2亿。
也有人在6000万。
目的是扩大公司或者个人影响力,
顺便再刺激一下电影票房。
庆祝都是次要的。
有些出品方甚至会在电影上映期间举行多次庆功宴。
对江澈来说,这些东西他都有。
不需要刻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存在感。
如果宁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