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维校的三好学生

首页

第95章 选贤归南

会搞文字狱吗?

在这些诗词中,武飞还是看到了一些表达了希望武家在浱州养民、治农等实在内容的诗词。作这些诗词的作者,共二十一位,被武飞划入了可以留在浱州留给武恒羽的合作派绿名单上。

武飞对安全部的人吩咐道:“一定要给绿名单上的人安排马车,送他们回去,告诉他们闭门谢客,这几天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要管,并且给他们透个风,今年空出来的官缺会交给他们。”

作为现代人的武飞和世家闹得很僵,但是武飞作为一个好学生是不会照抄后世解放答案的。

因为如果刻板照抄前世答案,武飞应该对现在更加根正苗红、符合寒门人设,且主动靠拢自己的酷吏集团们喊一声:“同志们”。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嘛。在确定酷吏们被群情激奋地诟病后,武飞查了他们的案底。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就查出来酷吏们的丰功伟绩。

武飞安全部成员在路过一个个乡下村庄时,询问了很多人相关情况,其中有一个代表案例。

安全部人员在遇到某村庄的一个百岁老人时,发现了其原本是儿女满堂(要不是有儿女也不可能活到老,没有现代社会医疗保障,同时操劳生活,一场病就在四十、五十岁就嗝屁了。)

而这个老人现在却孤身一人、家破人亡,原因就是:被酷吏们征收一轮又一轮税。

如果说武小雀的刮地皮是强买强卖,遇到从来都买不起东西的穷鬼们,就直接绕过;那酷吏们是直接逮着挣扎力度最小的那一部分不顾死活的榨油。

宣冲对于小门户蹦出来“出仕后被慧眼识才快速高升”之徒是有那么一点排斥。什么慧眼识才?没有考核标准,不就是逢迎到位吗。

任何人居高临下,却也都是凡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透一个人,而一个人体现出“能被短时间看透”,说明藏得挺深的。

这种“拔萃”之辈在飞黄腾达时,眼里只有天上人,身陷囹圄后就立刻捡起“从小脚踩泥巴地”的buff,反复哭诉自己忘了本,迷了心窍,亦或是找各种借口诸如“诱惑太大”之类的,让宣冲听得厌烦了,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开始鄙夷这类出身,认为其不适合出仕。

目前宣冲抓到的浱州中那些酷吏们大部分都这样。被士卒们用枷锁一套,一个个哭诉自己的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仁孝典范,乞求能网开一面。

这些酷吏们在苦主们哭诉后,也能屈能伸,一点都不违和的对着四面磕头认错,弄得大家也都对其这样态度有了恻隐之心。

如同青蛙成功从小水塘中跳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